我们常说的红尘,究竟是指啥?

  • 2020-04-22
  • John Dowson

且以深情度寒冬 文 | 蝴蝶吻花山 摄影 | Kevin。 有人说:春天苍翠欲滴,百花争艳,景色绝佳,适合记忆。而冬天万物萧条,寒风凛冽,景色凄切,只适合回忆。 其实岁月中每个瞬间珍贵的点滴无时无教师思想政治表现

我们常说的红尘,究竟是指啥?教师思想政治表现

原标题:我们常说的红尘,究竟是指啥?

 

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8021416117&di=51c1700ce3ad3264dedd59665cba5d84&imgtype=0&src=http%3A%2F%2Fdpic.tiankong.com%2Fhv%2Fid%2FQJ6611479337.jpg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红尘啊滚滚,痴痴啊情深,聚散终有时……

等等,为什么是红尘呢?为什么不是黄尘作伴,蓝尘滚滚呢?

红尘这个词最早可能出自汉代班固所写的《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大意是说,“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

这一段的“红尘”,发生在“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之时,正是日出之时一片忙碌景象。

那么红尘的原义指的是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恰好此时日光是红色的,给飞尘也蒙上一层红色,“红尘”因此而得名。

“红尘”一词或由于它的浪漫,或由于它的美,一出现就大受欢迎,开始被很多文人在诗作中使用。

如:

【日出红尘】

飞观霞光启,重门平旦开。红尘扬翠毂,赭汗染龙媒。(张正见《门有车马客行》)

才分曙色第三鸣,旌旗红尘已出城。(李廓《鸡鸣曲》)

 

【日落红尘】

红尘暮不息,相看连骑稀。(张正见《洛阳道》)

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沈。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于武陵《东门路》)

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杨炯《刘生》)

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落红尘昏。(李益《轻薄篇》)

一开始红尘只与日光有关,但它并不是城市的专利,郊陌、乡村也有红尘:

日起霜戈照,风回连骑翻。红尘朝夜合,黄沙万里昏。(谢眺《鼓吹曲之从戎曲》)

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陈子昂《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韦庄《春日》)

与日光有关的红尘,正对应早晚忙碌之景,给人以碌碌之感,所以渐渐便加注了纷纷扰扰的内涵,成了人世间代名词。

有些作品中,红尘便开始兼有虚实二义:

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红尘扰扰日西徂,我兴云心两共孤。(元稹《重酬乐天》)

驱马独归寻里巷,日斜行处旧红尘。(李绅《重入洛阳东门》)

到了唐代,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盛,“红尘”又多了一个意思,那就是纷纷攘攘的世俗。

如唐代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诗云:“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

此时的红尘,已被喻指繁华热闹的都市。

.......................................................

在佛教里,红色象征世俗诱惑,代表生命的追求和世人的欲望;尘,乃是尘埃和污垢。

如明贾仲明《金安寿》第四折写的“你如今上丹霄,赴绛阙,步瑶台,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清范阳洵的《重修袁家山碑记》写道:“其自愿混迹红尘,广行善事,以拯危救难。”

这里的“红尘”,就是指让我们烦恼却又逃不开的世俗世界了。

教师思想政治表现 新房装修,更多的是以简约实用为主,采用的是简约风格装修,总体花费并不是太高,费用差不多是10万块,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地面上采用的是木地板,显得很自然舒适,电视墙比较特殊。其他的部分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