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更具活力的苏州正呼之欲出!

  • 2022-08-03
  • John Dowson

  自动驾驶、无人派送,不出家门也能“云逛展”...如今,这些“未来派”生活正逐渐成为我们的日常。

  数字经济势不可挡,能否把握数字经济时代脉搏,决定着苏州城市未来的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位苏州人的切身福祉。

  2021年6月公布的,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建设数字中国”相关内容重磅亮相,“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引人注目。

  “规划纲要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为数字经济、数字中国专设了一篇,这在中央的重要文件中是第一次。”全国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说。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再次体现了国家对数字经济的重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从“苏南模式”到外向型经济,改革开放40多年,苏州之所以能从978年的国民经济总量只有不足32亿元到如今迈上2万亿新台阶,稳居全国前六被网友誉为 “最强地级市”,正是因为努力拼搏的苏州人,抓住了时代的机遇。

  在备受各方关注的苏州“新年第一会”上,苏州市委曹路宝指出,“数字经济不仅是新赛道,更是主赛道,是城市竞争胜负的关键。”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将涵盖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抢抓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新机遇,苏州早已开始布局。在此前发布的《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评价(2021年)》中,苏州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在长三角城市群“一核多星”总体格局中也位居前列。

  下一步,苏州在发展数字经济主赛道上如何追赶标杆、大步跨越,富有创新基因的苏州人给出的答案正是产业创新集群。

  在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上,苏州市委曹路宝指出,“数字经济时代是当下抓发展的大背景,产业是苏州最大的优势和长板,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集群是推动创新的组织形态。”

  “创新集群是催生产业创新的生态系统,就像热带雨林。”苏州市委曹路宝说,市场主体就像大大小小的植物,在政府统筹协调下,各类园区提供土壤,金融提供水分,政策就像阳光,就像空气,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相互作用、协同发力,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城市的鲜明标识。

  苏州是我国的工业重镇,当前,苏州制造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打造创新集群,就是必由之路,也是一条苏州制造业再创辉煌的希望之路、光明之路。

  苏州人会生活,为了一碗面,可以调制出上百种浇头,一支昆曲,可以令无数文人雅士折腰。苏州人也能吃苦、敢闯敢试。苏州制造的发展史,正是一部苏州人创业史。

  想当初,昆山招商人员把一台笔记本电脑拆开,紧盯其中1000多个主要零部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开展招商,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最终构筑了一条规模宏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一段苏州制造业的经典案例和佳线年,苏州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苏州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涵盖35个工业大类、167个工业中类和491个工业小类,是国内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打造产业创新集群,让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从一片农田到高楼林立经历了华丽蜕变。以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产业为例,自成立以来,独墅湖科创区持续打造久久为功,已发展成为国内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创新要素不断激发。★2020年拿下

  的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纳米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通过多年积淀,纳微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专有技术,

  ★14年前,敏芯股份落户苏州纳米城,从零开始打通MEMS(微机电系统)产业链,蹚出了一条因地制宜、乘势而为的MEMS全产业链国产化之路,目前企业的MEMS声学传感器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第四位。

  ★作为国内领先的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企业,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填补了国产自动发药设备市场空白。

  艾隆科技董事长张银花表示,在科创区的支持引导下,企业近年来取得了有效授权专利371项,建立起行业内唯一的自动化药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多年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建设了多个开放共享的纳米技术对外服务平台体系,构建起覆盖创新链全流程的支撑服务体系,近5年累计服务机时69万小时,总服务额度3.58亿元,培训人次累计1.7万人次。

  漫步在独墅湖科创区,从仁爱路到林泉路,一年四季,独墅湖的微风吹动街头的银杏、法国梧桐、水杉等,美的仿佛一副油画。

  道路四周遍布哈佛、新加坡国立大学、南大、、苏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道路也仿佛成了一条名校走廊,宜居宜业,说的大概正是这里。

  要素集聚抱团,企业家可以是高校的兼职教授,高校的教师可以是企业的“访问工程师”,高校和企业除了单个项目的合作,还能携手开办产业学院,城市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2021年,独墅湖科创区全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近800家,累计已超5000家。区内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等新兴领域崭露头角,成为细分领域的领跑者。

  ★早在2002年,苏州研究生城在独墅湖畔应运而生,并不断扩容升级。如今,在独墅湖科创区,已集聚海内外33所知名高校、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在校生规模近8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生超过5万人辖区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约有45%留在苏州大市就业创业。

  建设创新集群,需要生态系统的聚焦发力。为乘势而上打造特有的“科创森林”,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主任、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主持工作)潘瑜表示,将以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主要抓手,

  着力打造创新产业协同、创新主体开放、创新技术领先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创新集群高效高质量跨越发展。在苏州高新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集群同样发展得如火如荼。

  目前,苏州高新区已集聚700余家医疗器械相关企业,拥有各类专利近2000项,从业人员超万人,产业年产值连续多年保持30%的增长速度。

  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为医疗器械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头”。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是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培育出的“优等生”。该公司研发出了全国第一流的管式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和试剂,吸引了全球体外诊断领域十大公司之一的法国生物梅里埃集团入股。

  瑞派宁是产业园孵化的首批企业之一,该企业研发的“一种闪烁脉冲的数字化方法”,打破了实际的脉冲物理模型和脉冲特征难以精确描述的瓶颈,获得2021年中国专利奖金奖。

  仅在过去的一年,该产业园就已落地项目200多家,企业总投资近400亿元,成为当地医疗器械产业腾飞的重要引擎。

  当地职能部门强化科技金融服务,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来到这里。目前,苏州高新区近百家医疗器械企业已从知名头部资本融资超100亿元。

  为了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近年来,苏州高新区设立第一流医疗器械产业基金“蓄水池”,集聚各类投资机构80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超1000亿元,具备了较完善的产业金融生态。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高新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

  在当地政府的统筹协调下,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研发中心正不断集聚,碰撞出越来越多的创新火花,并依托各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引人聚才的“强磁场”。

  一个越发充满活力的苏州,正迎面而来。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来到苏州,苏州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动力越来越强。去年11月,苏州大学教授迟力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在谈及缘何来到苏州时,说道:

  在迟力峰看来,人文荟萃的苏州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这是她选择苏州、留在苏州、爱上苏州的重要原因。

  2500年历史的古老苏州,积淀了自信、内敛、包容、大气的江南文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涵养了苏州拥抱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态度。

  这座从春秋时期走来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也将带着长江、大运河、太湖的秀美大气,展现最美天堂的现实模样,用实际行动展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