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苏州”绽放城市之美

  • 2022-08-09
  • John Dowson

  5月31日,小品《生日聚会》荣获第十八届群星奖戏剧类作品奖,我市群文作品又一次登上全国群众文化最高领奖台;6月2日,苏剧现代戏《国鼎魂》作为江苏省唯一参评作品,摘下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苏州舞台艺术时隔12年再获全国最高荣誉;6月13日,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带来的《丝竹里的交响》主题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为北京观众营造了一个浪漫柔情、意蕴深长的江南之夜……

  这是一份与众不同的“城市日历”。鲜有哪座城市能如苏州这般,在一个个寻常日子里,低调而又频繁地书写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交融、古今辉映的动人乐章。吴侬软语飘出烟雨巷陌,融进川流不息的人群、车流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合奏着古城新韵。而在广阔城乡,类型齐全、功能完善、质量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随处可见。

  迎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在传承中创新,以高度文化自信打造了一座古今辉映的现代化国际都市,以独特的人文气息一次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和心中。

  回望湖山,历史的背影渐渐远去,但历史赋予苏州的文化性格和底蕴却一直向前延伸与拓展。江南文脉跋涉千年,传承与创新是不竭的源头活水。

  在不久前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讲述大克鼎、大盂鼎守护者故事的苏剧现代戏《国鼎魂》从全国38台优秀剧目中脱颖而出,摘下第十六届文华大奖。戏里,潘达于继承公公和丈夫遗志,屡经磨难护住了国之重器;戏外,潘达于的饰演者王芳扛起“天下第一团”的担子,拼尽全力守住了苏剧文脉。而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与关心。

  2018年,省委、市委周乃翔数次调研文艺院团,提出了振奋人心的文艺事业“311计划”,为文艺院团发展消除瓶颈、固本强基。苏州文艺院团改革创新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结出硕果累累。今年年初,苏州市苏剧团有限公司成立,苏州市戏曲传承中心启用;苏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苏州市锡剧团有限公司与相城区合作共建,成功签约;舞剧《干将莫邪》、滑稽戏《苏州两公差》等经典剧目启动复排;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新剧目搬上舞台;一批作品入选十二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入围数量全省领先。

  文化传承和创新有声有色,苏州文化的“走出去”也令人惊艳。今年2月8日,苏州交响乐团首次登上纽约联合国总部舞台,将东方中国、天堂苏州的交响好声音向全世界传播。5月2日,苏州芭蕾舞团大型原创芭蕾舞剧《唐寅》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上演,这台融合了东方韵味、西方音乐和现代舞元素的芭蕾盛宴赢得了当地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6月14日,苏州9家市属文艺院团与保利院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依托北京保利院线剧场资源、平台、渠道优势,沿运河沿岸10座城市进行巡演。此外,双方还将在联合出品、场地合作、人才交流、文创衍生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度、多领域合作……

  一座城市的风华,不在高楼林立,而在于有文化、有精神、有品质。苏州发扬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大胆创新保护利用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吴地文化百花齐放。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人之血脉,让城乡一体,共享发展成果,彰显城市“软实力”。

  6月1日,高新区浒墅人家乐居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读书会,吸引了20多位小朋友参加。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爱心树》。他们或慷慨激昂,或深情款款,仿佛自己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感受着大树的无私奉献,也感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浒墅人家乐居中心是一个大型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8年累计开展各类文体、培训活动近500场,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成为群众文体休闲的活动阵地、精神文明的建设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阵地。

  据市文广旅局社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州创新提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X”建设模式,即在省文旅厅“八个一”基本配置的基础上,鼓励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空间。截至目前,全市1968个村、社区均已完成标准化建设,如浒墅人家乐居中心这样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随处可见。此外,全市目前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70余家,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0.4平方米,城乡“10分钟文化圈”初步形成。

  依托群星璀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天天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市直舞台艺术“四进工程·社区行”和“各广场主题活动”四大系列品牌文化惠民工程,以及苏州市少儿艺术节、苏州阅读节、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活动等系列群文品牌活动,我市年均开展各级各类惠民展演展示活动7万多场次,送戏6000多场次,放映公益电影2万多场次,惠及城乡群众超6000万人次。

  厚积薄发,苏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实现普惠均等,向着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成为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标杆而努力。

  2018年初,苏州市会颁布实施《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两部《条例》对苏州构建完整的古城保规体系起到了统领作用,对更好地保护苏州古城历史格局、传统风貌,加快建设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苏州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体现在多方面,比如,古城众多历史文化建筑都修旧如旧,在不改旧日风貌的基础上开发使用。有些建筑植入了时代内核,被打造成时尚感十足的众创空间,成为苏州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历史遗存在苏州没有被遗弃,而是有机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形成了独有的苏州气质。这种气质,让外地人乐意来苏州,让苏州人喜欢居苏州。

  推开厚重的园门,转过曲折的回廊,一曲婉转水磨调入耳,清代苏州文人沈复与其妻芸娘的苏式生活展现在眼前……5月21日晚,参加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苏州活动的部分嘉宾,夜游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并欣赏浸入式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他们在“沈复”“芸娘”的引领下,在园林里走走停停,一边聆听昆曲的唯美曲调,一边领略园林的诗意之美。演出中,骆驼担子、特色小吃等苏州风物不时登场与嘉宾互动,使得大家连呼“有小辰光的味道”。作为国内首个浸入式戏曲表演,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是苏州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尝试。

  “苏州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苏州城市因文化而闻名,苏州经济因文化而发展,苏州人民因文化而儒雅。”周乃翔指出,文化就是苏州的底色,是苏州引以为豪、独一无二的珍贵财富。苏州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这样的文化特质传承下去、彰显出来,塑造多元融合的文化生态,推动苏州文化走出去,提升苏州文化的世界影响。

  小桥流水犹在,文脉更加彰显。苏州这座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将散发出更为隽永、更为恒久的魅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