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苏州古城12、13号街坊城市设计

  • 2023-03-21
  • John Dowson

  设计人员:相秉军,葛 昕,吴 伟,陈 翀,蒋维科,徐红权,张 昀,钱悦斐,姚德锟,冯 静,孙 刚,顾志远,刘国英,金凤来,赵文忠

  随着城市发展方式逐渐由“增量开发”转变为“存量更新”,以往“宏大场景”的城市设计方法只能应对新城、新区等增量空间的规划与建设,而古城历史街坊等存量用地的更新所涉及的问题更为复杂,简单化的“大拆大建”可能会导致古城肌理及整体文化氛围的破坏。

  历史街坊作为苏州古城重要的历史空间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脉。面对街坊历史记忆的集体丢失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亟需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古城历史街坊的保护与更新,实现古城的复兴。

  “苏州古城12,13号街坊”是苏州古城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的资源,并作为古城区内城市设计试点地区。规划旨在通过适用于古城更新的城市设计路径,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苏州古城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

  苏州古城12,13号街坊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处在平江与拙政园两大历史文化街区之间,同时也处在苏州古城保护结构中的“特色街环”之上。地块周边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街坊北侧的拙政园、忠王府以及街坊内的狮子林都是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平江路步行街南北穿越基地内部,周边还有苏州博物馆、园林博物馆、耦园等旅游景点。位于街坊平江河西侧的丰备义仓,是苏州大运河遗产带上面唯一仅存的仓储建筑。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看,街坊依然保持着古城传统的生活空间,包括层次丰富的建筑院落,尺度宜人的街巷空间以及水陆相邻的河街空间。

  但基地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街坊内有大量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古树名木等文物古迹,虽然有部分重要的遗产已得到相应的保护,但仍有很多的遗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大部分文物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街坊现有的功能业态单一,缺乏特色和针对性,现状商业主要以中低端零售为主,公益性的文化业态匮乏,难以彰显街坊历史文化底蕴。随着城市业态的“单一化”发展以及城市空间肌理的改变,伴随着城市文脉和街坊空间场所氛围的消失,导致本地居民的外流,传统街坊中原真苏式生活方式逐渐消失。同时街坊内现状交通设施已无法满足机动车的发展的速度,“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日益严峻,交通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

  苏州古城12,13号街坊位于重要的敏感地段,且现状条件复杂,因此规划摒弃传统“大拆大建”式的盲目更新的方式,而是通过“精细织补”的方式对局部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提升,于是提出了“街区修补,文化渗透”的规划思路。

  通过对苏州古城文化脉络的研究及现状特征的解读,由此明确了本次规划的核心议题,并分别从文化,生活,业态以及交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四个核心问题,规划相对应的提出了“重现历史文化资源,重塑传统苏式生活,重整特色功能业态,重构内外交通体系”四大规划策略。

  规划旨在探索古城保护语境下的旧城更新方法,在传承和发扬苏州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塑造和提升苏州特色城市风貌。分别提出以下四大设计路径:

  因地制宜,依据不同建筑类型、建筑年代、使用功能等因素提出差异化的修整和利用方式。依据上位规划要求,对基地内文保单位,传统风物以及历史地段提出差异化的控制原则与措施。同时,依据建筑的风貌、质量、历史等综合评估,提出五种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模式。

  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以精品工艺展示街、传统民俗文化节等不同形式讲述苏州古城的故事,提供居民生活及游客抒情的场所。复兴传统节日,鼓励社会全员参与;加强传统文化遗存的挖掘;鼓励建设学校,手工艺坊,培养文化传承骨干;建立文化交流场所,增加体验式功能。

  在保护物质空间的基础上,探索古城历史遗存及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途径。在功能节点的处理上,依据物质空间,历史功能等因素的不同,提出差异化的利用方式,通过创新的方式来演绎传统空间。例如利用丰备义仓在苏州大运河资源中的独特地位,将其改造为苏州大运河博物馆,将王氏亲仁堂张宅改造为民俗文化博物馆等。

  以现状工业遗存为载体,发展独具古城特色的文创产业。在街坊东南角有一片工业遗产建筑,规划建议以现状工业遗存为载体,植入休闲、娱乐、办公等新的功能业态,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结合原有建筑功能与风貌特点,采用存表去里、整旧如旧的改造更新方式,通过功能置换与业态复合的方法,营造创意街坊。并在园区入口设置停车楼,满足附近居民及办公人员的停车需求。

  提供互动体验与参观回忆的体验式空间,提升地区旅游服务品质。游线组织方面结合基地的文化本底资源,打造“四环三线”的主题游线,包括园林文化环线、创意文化环线、园林文化环线、弄堂文化环线以及滨水主题游线;同时将时间策划与空间策划相结合,提供全时旅游策划,从而提供更好地旅游体验。

  结合街坊特色资源——古典园林资源,在城市设计中借用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组织基地的空间秩序。通过“疏径,造景以及构境”三个步骤,把街坊的文化、生活、产业、交通能够“串”起来,“秀”出来然后“活”起来:

  通过串联的方式,在符合基地原有的传统意向的基础上,把公共空间,主题功能以及景观节点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一轴引三廊,六点带四片”的整体空间结构。在交通方面,强调政策调控,通过需求引导通行时段的分配。结合空间功能分散布设各类停车场,提供包括150个小车泊位以及30个大车泊位。在绿色交通方面,从人的活动路径入手,优化慢行交通体系,有机衔接各类交通方式,打通内部巷道,方便居民出行及游客游览。

  结合街坊内的历史文脉,强化南北主轴——平江路。提出“贯南北,系千年”的文化主题定位,并植入“文化博览、民俗展演、美食体验”等主导功能,依次形成四个不同主题的功能段。

  将拙政园南侧的原有停车空间引入地下,在地上部分打造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提升拙政园周边的旅游服务品质。同时在建筑空间组织上借鉴苏州传统院落的体量及合院组合模式,形成与周边空间环境相融的城市肌理。

  在节点空间的处理上,引入园林的处理手法,更加自然地“柔化”新建建筑与保留建筑以及植被之间的关系,借鉴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模式,组织院落内部的空间与功能。

  在开放空间的处理上,通过还原历史场景的方式来保留场所记忆,达到历史建筑的活化与历史功能的延续。例如在丰备义仓南侧入口广场的处理上,通过还原丰备义仓运输粮食的内槽池,布置以漕运为主题的广场雕塑及宣传文字,重塑当年漕运的繁忙景象;在狮林寺停车场的处理上,运用创新的方式来演绎传统空间,取代过去实体展示的方式,利用3D全息激光秀等现代化技术来演艺禅宗意蕴,重塑狮林寺景观意向。

  延续历史街坊水-巷-院的整体空间体系,通过对街坊水网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修复古城生态;通过对街巷空间的疏通与延续,织补古城肌理;通过对院落空间与风格的协调与统一,延续古城格局。

  在建筑空间组织上借鉴苏州传统院落的体量及合院组合模式,形成与周边空间环境相融的城市肌理。在保持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建筑院落进行有效的空间重组以及细部符号的创新演绎,实现新旧建筑的协调,使其完全融入古城环境之中。

  根据古城地区城市设计的特点,编制适用于古城保护地块的城市设计导则。将基地按照道路及河流划分为11个大小相近的地块,每个地块编制1套图则(包括3张图纸):一是基本控制单元图则:主要对用地功能、用地性质、用地强度、文保控制范围等进行控制;二是城市设计导则:主要从交通组织、服务设施、界面控制、建筑风貌、景观环境等方面对地块进行空间引导;三是建筑保护与更新措施导则:主要从建筑保护整治原则、策略措施、具体做法等方面提出体现苏州古城特色的解决之道。

  本次城市设计方案在概念设计竞赛阶段,以第一名的成绩中标并完成最终的城市设计方案深化,成果得到了专家,规划管理方与建设方的认可,并获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本项目通过对苏州古城文化脉络的研究及现状特征的解读,探讨了古城历史文化街坊更新的方法与路径。从文化、生活、业态、交通等方面解析古城保护与更新的思路,在“街区修补、文化渗透”的规划理念指引下,提出了“保护优先、活化利用、有机更新、强化引导”的城市设计路径,以期延续古城文脉,激发古城活力,实现历史与现代、空间与文化的交融。作为苏州古城范围内的城市设计项目,在古城历史、空间、文化保护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古城历史街坊的设计路径与方法。在各方努力下,平江路北段沿街环境显著提升,文化功能设施不断优化,基地内的配套设施也已逐步完善。

  城市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城市街区、街道与广场,街道家具、历史街区、城市综合体、TOD、市政设施、城市公共建筑群,遗产保护、绿化和滨水等各种功能公共空间等内容。也可以提交导则、专项研究和竞赛优胜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