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江南文化民俗 留住浓浓苏式年味

  • 2023-03-29
  • John Dowson

  摆压岁盘、煮口数粥、蒸年饭、屋檐插松柏……随着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老苏州已经开始进入“新春进行时”,浓烈的新年仪式纷纷登场。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腊月二十三掸檐尘、腊月二十四祭灶神、大年夜贴春联,一些老苏州甚至在古书典籍里寻找苏州古人的春节习俗,并在生活中“复刻”,打造不一样的年味。

  无论是依然在传承着的、能够耳熟能详的春节仪式,还是从古书里复刻出来的冷门的春节仪式,这些年俗烘托的就是年味。年越来越近,年味就该越来越浓。谈到年味,今天的我们很多会习惯性地怀念小时候年的味道或者以前还生活在乡下时年的味道。某种意义上,怀念或者追忆意味着当下的缺失。正如很多人抱怨年味越来越淡,相比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年味的式微也是不争的事实。

  浓浓的年味是怎么慢慢被稀释掉的?按照文化大咖冯骥才对年味的理解,年不仅仅是一种风俗,更重要的是和风俗融为一体的对年的一种感情。年味被冲淡,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过年的一些习俗出于各种原因消减掉了,就如古书典籍里记载的一些老法头过年习俗已经很少被人知道,更不要说被传承了。

  民俗的力量体现在它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人们创造年俗这样的东西本身就是来表达人们对年的一种感情。所以,年味被冲淡的另一方面就是人们对年的感情的变化。不像物质匮乏年代要等到过年才能吃到美食穿上新衣服,如今过年在生活中没以往那么重要,自然对年也没有那么期待了。尤其是工业化大生产之后,馒头不用自己蒸了,年货都能买到,对联窗花不用手作,甚至年夜饭也可以预制了。事事方便,甚至可以全程不用操心,流水线式的年俗产品、模式化的过年方式,大大减少的是人们原本迎新纳福过程中的参与感。参与感少了,体验感自然不强了,从中产生的对年的感觉自然也就变了。

  这些年越来越多人开始抱怨年味的不足,这是好事,证明大家还在意年味,对年的情感和渴望还在,愿意去找回逐渐消失的年味。就如一些老苏州从古书里去复刻古人的春节习俗,这些都是人们期待年味的表现。节日文化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属于老百姓自娱自乐、自我满足的文化,年俗也是一样,老百姓内心的情感需要才是它生生不息的动力。其实,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生活如何富足,人们对迎新纳福始终有着最朴素的期待,需要借着农历新年辞旧迎新之际,用满满的仪式感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要想感受浓浓的年味,最好的方式就是化简为繁,主动绕开生活中的便利,从全程参与、自己动手开始。找回年味除了政府重视、民俗专家提倡,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用心,因为所谓年味最根本的还是一种内在感受。就比如,大公园社区居民钱桂珍跟大家分享的老习俗,“把煮好的米饭装在新的竹箩里,放上苏州特有的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子和糕点,并插上松、柏的枝条,陈列在中堂,春节时蒸着吃,取有余粮的意思,名叫‘年饭’”。跟上过年习俗动一动手,手工年俗一下子可以调出过年的文化味和趣味感来。让人乐见的是,如今很多社区都在自发地组织居民一起动手把年味做出来,比如制作年宵花、做迎春灯、写春联、拓印年味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