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史纪》:一个宏大叙事的“失败”样本

  • 2022-11-04
  • John Dowson

  “宏大叙事”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从来不是什么坏事,用好了能成为经典之作,用不好只会让“文化”束之高阁。

  这种评价或许对一本书来说是好的,毕竟阳春白雪不是人人可以触及。但对于今天的纪录片来说,绝对是贬过于褒了。

  《苏州史纪》被评为“第一次以电视形式系统地讲解和记录苏州历史,也是一部大体量的城市影像史。”正是这样的一套评价体系,这么多年来见证了纪录片的荣光,也桎梏着它的发展。

  一方面,这部纪录片呈现了苏州自先秦时代到辛亥的历史,揭示了苏州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历史进程的贡献,在文化上的深度是完全足够的。

  但另一方面,这种文化深度的呈现更多来源于一种史书似的复述,《苏州史纪》在用视听语言讲故事方面还是略显“老套”,主要是我们回看历史的坐标,发现它在解说词的风格、画面的景别、镜头的运动方式、全片的节奏,甚至是片名出来时的定格瞬间,甚至还带着40年前《话说长江》的影子。

  把时间的轴线拉回到今天,《》开播25年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也播出快6年了,《二十二》《厉害了我的国》也接连在院线上破纪录。与此同时,《苏州史纪》还在宣传自己“网络播放量”已经超过两百万,未免显得格局太小。一方面,现在一部拍摄三个月的电视剧网播量都动辄破百亿,一部耗费四年、投资千万的纪录片还如此成绩确实不理想;另一方面,如果说纪录片本来小众的话,我们又看到那么多创作者在不断创新形态以及讲故事的方式,也会感到惭愧。

  纪录片长久“高冷”的姿态让其始终面临一个困扰,即要如何让有一定门槛的内容实现大众化传播?又该用怎么的方式传播?

  从根本上来讲,这部纪录片应该是一个“命题作文”,带有浓浓的官方话语色彩。但事实上这些年来,“官方话语”也都在不停地变化着,看近两年播出的《创新中国》《辉煌中国》《我们这五年》等纪录片,它们虽然在名字上依然会让人觉得这是“传统主旋律”纪录片,但打开内容会发现,它们的叙事角度、呈现方式都和所谓的“传统”大相径庭了。

  看这部纪录片不少背后的资料,知道编导辛苦,拍摄时间长、采访人多、素材量大……而且对待历史的态度也异常严谨,制作团队做了大量的功课,奔赴各地走访了80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寻访了众多历史遗迹,翻阅现存古籍,撰写了20多万字的文稿。“脚本几易其稿,很多细节都反复推敲。”作为编导之一的周瑶,负责片中60多幅古代地图的绘制,桌上一套厚厚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早已被她翻烂。

  所以说,这部纪录片的软肋不在于创作者的态度,而在于他们对传播的认知。他们千辛万苦的梳理出苏州的历史,结果被配上缓慢叙述的解说词和“美丽”又毫无意义的空镜。这其实本身就是对知识的一种浪费。

  纪录片创作出来是给谁看的?如果定位于精英人群,片中讲的那些历史知识完全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在书中获得。如果要让每一个普通的苏州人知道自己城市的历史,就应该用更直观的方式,让其回归到传播的领域,去理解、去认同、去召唤。

  影像可以有多种形态,但我认为最贴近纪录片本质的依然是“共时性”的表达,即要说明白此时此刻的人正在干什么。历史也终究是用来关照现实的。

  我们不希望一部纪录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收藏”,而是要努力在当下的世界去打动人、感染人。而且在过去,可能这些和《苏州史纪》采用相同创作手法出来的纪录片也完成过这个“历史使命”。但目前整个行业都在朝着由“复杂”到“简单”、由“历时”向“共时”、由“宣教”向“隐喻”转变时,《苏州史纪》的状态还是稍显落后。

  当然,如果最后非要说《苏州史纪》是专题片,那也无可厚非。但近些年整个电视语境都在剧烈变化,传统形式的专题片是否还有传播土壤尚不得知,但文化要传播,这绝不是最佳方式了。

  我们不否认创作者的努力,甚至巨大心血,但这部纪录片呈现出的样貌已经与当下时代传播的需求割裂开来,导致了文化与大众的疏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