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 2022-08-14
  • John Dowson

  1月28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创建结果。苏州荣膺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太仓市和昆山市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长期以来,苏州“四好农村路”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9年5月,苏州率先高质量高标准建成吴风雅韵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下辖8个市(区)全部创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现“满堂红”,为此次获得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苏州全市农村公路里程9910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5%。全市农村公路县道及以上等级公路比例达100%,乡村道双车道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比例达76.6%,县道优良路率为97.8%;乡、村道优良路率为91.9%,农村公路通达条件、技术等级、路况水平持续保持全国领先。

  在全面开放农路建设养护市场的基础上,2020年,苏州率先成为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全国试点城市,2021年,颁布实施《苏州市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县、乡、村路长制,制定并下发《苏州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将农路日常养护经费在省标准上均提高25%。在日常养护工作中,积极推广“四新技术”运用,率先开发应用农村公路信息管理系统,探索管养智慧化,市、县两级全面实现自动化检测。全力打造“苏式放心路”,实施“千灯万带”“阡陌农路”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832公里。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实现公交网络全面覆盖,全市城乡公交运营线万余公里,道路客运一体化水平5A级,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协同发展的基础下,苏州“四好农村路”率先实现了8个100%,即县道以上等级公路100%,在运营三类以上桥梁100%,镇、村公交开通率100%,农村物流网络覆盖率100%,政府财政稳定投入100%,农路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100%,路长制镇、村实施率100%,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覆盖率100%。

  多年来,苏州农村公路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注重苏州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交通文化的有机融合,重点打造了涵盖苏州东、南、西、北8个市(区)的“一核四片”苏州农村公路品牌集群。“一核”,即“吴风雅韵”的现代农路新样板。“四片”,即在东部环湖农路打造“经纬阳澄湖”品牌;在南部水乡农路打造“水乡珍珠链”品牌;在西部山水农路打造“太湖风景线”品牌;在北部生态农路打造“沿江生态圈”品牌,成为了各个地区的名片、窗口和标志。

  2020年以来,苏州依托“一核四片”农路品牌中西部山水农路打造的“太湖风景线”品牌和环太湖文化公路建设成果,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牵头携手环太湖沿线的湖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打造环太湖一体化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路。2020年12月,四市共同签订环太湖一体化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建设框架协议;2021年3月,召开主题研讨会,确立了“联席会议制度”;2021年7月,苏浙两省四市在苏州联合发布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全国示范路蓝图,苏州、无锡、常州和湖州四市将跨区域联手,共同创建416.2公里的环太湖示范路,贯通沿湖四市的湖岸线,将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旅游文化、行业文化、红色文化巧妙融合,并一体化提升环太湖公路路线、运输服务、产业带动等内容,探索出一条环太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让太湖美得更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努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交通样板。

  2019年以来,苏州交通部门在“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和示范县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党建赋能工程,三年来,分别将环太湖党建文化路、“苏式放心路”行动支部、行动支部助推美丽农村路建设作为每年度的项目,以“品质为先、安全为基、服务为重、绿色生态、文化为要、党建为核”为建设目标,全面激发农村公路发展的红色动能。

  在环太湖党建文化路项目中,有机融入融入史、党史、党建、廉政等红色元素,打造了36条、总长153公里的“海棠花红路”和总长286公里的“党建文化路”。在“苏式放心路”行动支部项目中,建设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87公里、桥梁安全防护提升工程161座,在行动支部助推美丽农村路建设项目中,建设完成了522公里“美丽农村路”,打造“美丽农村路+绿色生态”“美丽农村路+百姓致富”“美丽农村路+文化示范”等模式,助推农村美丽经济发展。

  特色农路引来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项目的精耕细作有力地串起了周边党建、科技、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工作,形成了一条条“点上有故事,面上有风景,线上有体验”的精品示范线,助推了苏州“农村公路+”的发展模式日渐成熟。“农路+一体化”“农路+美丽乡村”“农路+全民健身”“农路+休闲旅游”“农路+平安生态”发展成效日益显著,涌现了昆山周庄云谷田园、常熟市中泾村、太仓电站村等一批乡村振兴典范。正是“以路为媒”,苏州农业现代化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农业农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6万元,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1.89: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农村公路正成为苏州助推农民发家致富、走向美好生活的“金光大道”,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如今的姑苏大地,农路四通八达,致富小康路连接着千家万户,生态旅游路遍布美丽城乡,乡韵文化路萦绕水墨山水之间,为建设百姓富、产业强、生态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大贡献,苏州交通部门将继续深化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建设,以“吴风雅韵 水墨丝路”品牌为引领,加快农村公路绿化、美化、亮化、文化、信息化的“五化”进程,聚力农村公路由“建设赋能”“科技赋能”向“文化赋能”“生态赋能”升级,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