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中国电影O2O势力图谱!

  • 2022-08-22
  • John Dowson

  角逐方从最开始的豆瓣电影,时光网等老牌的行业网站,到猫眼美团大众,然后BAT入局,资本雄厚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一路高歌猛进。

  今年5月,光线传媒完成资本并购行动--获得猫眼电影57.4%的股权,取代新美大成最大股东。7月,万达以2.8亿美元全盘收购在线票务平台时光网。

  虽然说到了今年,70%的票房来自于第三方售票平台,可线上销售渠道的利润分成,平均下来一张票不过2-3元,即使涉及电影o2o的公司一家独大,吃下整个蛋糕,利润的天花板也显而易见。

  但是,资本市场对流量和场景的渴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谁流量更大,场景越多样,谁就能在资本市场上有更大议价能力。

  所以,电影o2o战局已从单纯的售票到场景之争融合之战,打通线上线下资源成了的当务之急,那各家公司的战略有何不同?

  截止2016年6月30日,万达院线万会员, 对于万达院线来说,在线下它已几乎无人能敌,即便在全球,其拥有的银幕资源也已是最大。但是万达院线的线上建树则非常薄弱,在连接线上线下成为当务之急的现在,除了自身的没有亮点的app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凭借。

  不管卖出时光网的抉择,是不是生存空间被竞争对手挤压后,自愿或者半自愿的无奈之举,未来时光网都再也无缘电影票销售争夺战,只能背靠大树打造衍生品电商平台。

  不过,作为10年老牌电影社区,时光网拥有国内目前最全电影数据库,是中国影迷线上电影生活最重要的门户、社区之一。此前更与好莱坞包括迪士尼、索尼、派拉蒙、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衍生品授权合作关系,并且推出自有的设计品牌,在衍生品电商市场,仍有巨大能量。

  根据CEO侯凯文在5月时透露,时光网自主设计的产品数量,占据了时光网商城产品的30%,以及销售收入的70%。并且还打造了一个贯通了仓储、物流、配送、快递追踪等服务的电商平台。截止到2016年5月,其B2B电商平台时光网pro上线%的实名制影院经理用户。

  但是慢节奏的时光网和军事化管理的万达,如此迥异的企业文化,是否可以更好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呢?如何将对方海量的用户和会员体系打通,并探索全新的互联网电影发行模式,进而完成万达院线O布局呢?

  今年5月,光线传媒完成了自己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资本并购行动-----通过光线控股与光线传媒两家公司合计获得猫眼电影57.4%的股权,取代新美大成最大股东。

  在BAT的辗压下,猫眼电影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缩水,一骑绝尘的辉煌已经不在。在主业之外,上游的布局基本没有,而光线对影产业链中下游资产的迫切需求,从传统电影公司到互联网公司的转型升级的渴望,促成了光线传媒的这场并购。

  比如土妖评论认为:就像两个大龄青年,联姻只不过是双方都找不到更好的对象,是接受现实的迫不得已之举。

  娱乐行业新媒体三声则表示,与光线深度,猫眼的前景也并未因此显得一片光明。,此前华谊收购了在线票务网站卖座网,此后这一网站便渐趋于沉默。同为上游民营娱乐公司的光线收购猫眼,是否会重蹈卖座网的覆辙?

  至少从目前看,实在没见到曙光,新美大摆脱了猫眼,换取了好看的财务报表,而猫眼只是沦为了光线传媒的线上渠道。

  从阿里巴巴参投博纳私有化开始(备注:博纳是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上市公司),已经标志着互联网对电影行业的觊觎已经不局限于O2O,而是完整的产业链。

  这一点上阿里上体现得尤其明显,除了淘宝电影之外,还有理财产品娱乐宝,并且还一路买买买,从博纳到粤科,从横店到好莱坞,都撒下了阿里爸爸白花花的银子。

  可以看出,阿里发展路径是掌控上游之后,再通过上游优势辐射下游优势。阿里也已经成立了一支自有电影团队开拓地方电影院线,以备日后之需。

  这种大开大合,高举高打,是否走中国电影行业走得通,尚未可知,但是,战线拉得太长,收益之日怕是有得等。要知道,淘宝电影去年砸下巨资推广,成绩单也非常一般,而上业的变数与风险,更是遍地雷区。

  2.推出影院联名会员卡,弱化团购,用虚拟会员卡的方式跟二十来个品牌院线推出实时票房、用户画像、搜索指数、口碑舆情大数据产品,

  4. 电影业务从百度糯米独立运营以来,营销活动不再拘泥于以往糯米的流量,百度手机搜索、百度地图附近都对电影流量完全放开,

  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是百度内部大资源的整合。百度糯米影业正在从下往上入侵电影行业产业链,这种脚踏实地的行为的带来的收益,相信会比一路买买买的阿里来得快一些。

  腾讯:布局松散去年12月,在线选座起家的格瓦拉彻底投靠微信孵化的微票儿。显然,早期垂直细分售票网站,已经无法再掀波澜了。

  腾讯影业侧重于发掘与联动内外部在文学、动漫、游戏等多个泛娱乐领域的明星IP,核心是打造更广泛影响力与更多商业价值的明星IP。

  显然,从大IP培育,到电影制作,到发行,推广等等,中间还隔了几个孙悟空的筋斗云,至少从目前来看,腾讯天生缺乏线下基因,线上线下的结合,还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

  此前,咪咕旗下的咪咕影院已经与华纳兄弟、迪士尼、派拉蒙等好莱坞知名影业公司,以及华谊、博纳、万达等国内一线影视企业开展内容、票务等方面的深入合作,线部,线家影院。

  这意味着,成立不足2年,咪咕线上加线下影院的覆盖数,已经和占据三成市场份额的猫眼电影持平,背后的执行力和把控力可见一斑。

  同时,在线电影票务平台目前还远远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大部分用户考量的唯一因素就是价格,所以补贴在竞争中就显得异常重要。

  而正在攻城略地的咪咕实力雄厚,补贴的力度攻势也不小,除了电影卡充值奖励之外,还有热映长期特惠,固定每周五9.9元的通兑券秒杀。这对于诸多吃瓜群众来说吸引力不小。

  当然,咪咕最大的特色还在于线)做到行业内院线电影覆盖面最全、发行窗口期最短(院线)移动用户免流量费:在咪咕影院app看电影,移动流量费全免,目前没有任何一家电影视频网站可以做到。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不需要因为流量费问题事先下载电影,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这相当于挣钱了。

  (3)各种补贴:比如累计签到礼品赠送,比如第三方支付1:1返现(Android客户端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在线购买观影点播券的,可获得1:1比例的返现[点播券+话费]) 等等等,如果善于利用,其实可以实现免费看各种电影。

  短期来看,咪咕影院通过近一年的积累,已经表现出极强的运营能力,迅速扩大用户规模。据易观的第三方数据显示,在垂直视频类应用领域,已迅速蹿升至第二位。从个人观点来看,在咪咕影院积累了一定数量用户,培养了用户习惯后,咪咕影院应该会从现在的点播券转化为会员形式,付费会员可以免流量费可以观看所有电影。

  长期来看,咪咕影院可以凭借其背靠中国移动8亿的用户规模,咪咕视频可以作为线上影院的有效补充,通过免流量费,各种优惠购票作为粘合剂,从下游开始,在电影行业逐渐渗入,甚至于IP培育也都有可能。

  各家平台,对于电影o2o市场来说,烧钱占市场的粗放竞争模式基本已经失效,下半场游戏刚刚开始,从比谁家有钱到考验各家的产品,运营能力以及对产业链链的把握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