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点评:引导考生在新时代找到个人意义

  • 2022-06-06
  • John Dowson

  6月7日11时30分,几乎在高考语文科目结束的同一时间,各地高考作文题陆续出现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高考作文引导着语文教育,也聚合了全社会对教育的关切。

  今年高考作文题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体现出哪些价值特点?本报与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邀集相关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第一时间作出点评。

  今年全国高考总共使用八套语文试卷,最突出的特色是引导考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新时代里找到个人意义,引导考生把个人与时代、国家联系起来,把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很好地把思考人生与关注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地避免了宏大叙事的空泛,强化了高考作文的导向功能。

  这些作文题命题材料大多以情境任务作为主要载体,不仅能帮生拓展思维空间,还注重让不同水平、不同地域的考生都能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突出了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的考查,在区分考生的立意层次和写作水平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全国I卷作文题达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新世纪出生的考生从时间脉络上天然与新时代的中国共命运,他们置身于这一时代之中,如何思考这一背景以及给自己恰当的定位,涉及到价值观的根本问题。这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的是引导材料的丰富性又见提升,材料呈现了中国发展的关键节点和大方向。如果略加注意,考生便会发现自己正处于材料所展示的时间之中,材料包括已经经历的过往,也有往后展望的未来目标。这就提示了作文的思考维度应该是“回顾与前瞻”,二者紧密相连。在做了这些限制之后,题干拟定了阅读对象“那时18岁的一代”。其实,这里又给了一个巧妙的暗示:你思考的未来,就是那一代的过往。

  考生要达到基本要求并不难,但要吃透材料和要求,短时间内呈现这么多丰富的考虑,就要看平时的训练是否在向着真实的写作能力努力。如果只是僵化的套作或者宿构,很难应对这一多面向的作文题。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这三条标语、口号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看似写作角度单一,实则丰富多样。考生可以通过观察社会,思考国家的发展之路,也可以聚焦个人,思考个人在时代变迁中应有的价值,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这道题处理不好,容易空泛。如能以小见大来写,更容易出彩。审题难度低的作文题目,“深度”和“亮点”是成功的关键。

  北京卷作文题的特点是“大”,无论是“新时代新青年”还是“绿水青山图”都紧扣发展的大时局,立意宏大,贴近时代。无论议论还是记叙,都要从大处着眼,但出发点其实都要考虑到从青年视角出发,或者从“图”考虑,这又让大处落到实在的小处。

  尽管考题的指向明确,考生也应该有充分的素材准备,但如何构建从小到大的论证或者描绘,却有难度。干巴的议论,生硬的叙述可能呈现出司空见惯的老套图景,能否避免,就要看考生的生活经验与洞察能力了。

  天津卷作文题传统文化和语文味道都很浓厚,考题巧妙的结合不同词语,从“器”的不同面向来展示不同的认知角度,从中可以探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可以阐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故事或者道理,还可以谈到胸怀、责任等等,其背后更深的哲学背景就是“物与人”。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浸润在自己的文化之中,而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如何思考物与人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待“物”的态度凝聚在各种词语之中,当青年人开始自觉的从自身的体验来考察这些态度时,就走在了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了。考题的难点在于考生能否通透的识别这一“物与人”的关系,把自己的切实经历或者思考过程生动的展现出来。

  浙江卷作文题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回望历史,提炼与概括“浙江精神”,紧贴时代主题和地方特点,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在宏观视野中思考个人价值,思考未来人生。宏大主题需要从小角度切入。立足个人,放眼浙江,站位高,落点小,才能写得好。提示语中突出“体验和思考”两个词,导向明确,可以用故事来诠释演绎、体验,也深度论述自己的认识思考。近几年的浙江卷作文命题一直比较注重思辨和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