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圆桌 解码防疫发展两手抓的“姑苏实践”

  • 2022-07-26
  • John Dowson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苏州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力争“两战赢”?如何解决在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如何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如何加快推动经济复苏?

  最近,姑苏区委宣传部围绕“防控发展两手抓、激发古城新活力”主题开展了系列调研,先后邀请本市12位专家学者,实地察看老街区、老街坊和老建筑,走访企业商户,深入姑苏区疫情防控一线“把脉问诊”、调研座谈,找准“真问题”,提出“金点子”,并撰写相关调研文章,为推进古城保护更新以及优化社会治理方式提供决策参考。本期“理论圆桌”特刊发三位专家的文章,以飨读者。

  ●统筹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坚持文化与经济紧密“联姻”的辩证法,做好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的大文章,是姑苏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苏州市出台了许多政策,推动了夜间经济的发展,姑苏区在发展夜间经济中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观前商业街成功获评“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这为统筹白天经济与夜间经济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姑苏区以坚定的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防控发展两手联结,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文化与经济紧密“联姻”,白天经济与夜间经济时空联袂的“四联”辩证法,不断地激发出古城在疫情防控态势下的发展新活力,强有力推动物流园、产业园、商贸商圈等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创新举措加快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回“人间烟火”的正常轨道。

  一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坚持防控发展两手联结的辩证法。姑苏区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作为紧密联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件大事。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以安全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把牢当下的主要矛盾,抓好疫情防控这一头等大事,将其作为推动复工复产的重要前提条件。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姑苏区坚决顶住外防输入压力,坚持严管、快筛、快调、快隔,同时持续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针对全区人口密集,以服务业为主的现状,结合区情实际,进一步完善密切监测、分析研判、协调联动的差异化防控策略,不断提高精准防控疫情能力,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助力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姑苏区针对物流园、产业园、楼宇等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切实提升保畅保通能力,根据区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工作要求,成立物流园、码头专项工作小组,对全区4家物流园、9家码头企业进行重点督查,压紧压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夯实全区“保生产、稳发展”基础。

  二是统筹现实与网络的关系,坚持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辩证法。姑苏区在坚持疫情严密防控的前提下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坚持统筹现实生活与数字世界的关系,实行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辩证法,在招商引资、扩大销售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以观前商圈为龙头的商贸、餐饮业在复工复产中,注重恢复日常生活中的人气。姑苏区餐饮业一方面加强防疫规范,做到循序渐进,全面恢复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全区商贸系统严格落实“重点场所扫码登记”,加强人员管理及场所管理。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餐饮复产管理工作,解决餐饮复工复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餐饮企业将疫情防控关键环节和部位全部透明化,既便于监管部门调查取证,也便于餐饮企业自查自纠。商贸业的复工复业有力推动着城市综合消费的苏醒。自5月9日观前、石路、南门三大商圈以及各大商场恢复开放经营以来,人流量、销售额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2022年5月9日至22日,观前商圈总人流量达76.36万人次,美罗百货观前店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3%,部分商贸企业在复工复产中注重利用网络,采取直播带货等销售方式营造出线上人气。姑苏区大力采用线上“云招商”模式,通过各类视频软件云端连线的方式,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线连线”沟通,及时跟进在谈企业动态。同时,依托新上线的姑苏招商云平台三期,线上展示优质载体,精准把握客商投资意向,稳定投资者信心,吸引了指芯科技、汇牛管理、德业企管、美那洁净等各领域领军企业搭乘“云招商”通道,顺利完成注册,正式落地姑苏区。

  三是统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坚持文化与经济紧密“联姻”的辩证法。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姑苏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得天独厚。统筹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坚持文化与经济紧密“联姻”的辩证法,做好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的大文章,是姑苏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观前街的老字号商家在促使老字号美食保持原有风味的同时,强化食品安全根基,让姑苏老字号美食成为打造“江南文化”品牌、做精苏式生活典范的一张靓丽名片。黄天源的店堂文化特色鲜明,保持了“前店后坊”的传统格局,其明亮的店堂,透明的制作场所,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厨房内部的环境,给顾客以全身心的美好体验。黄天源、松鹤楼、得月楼等著名老字号企业都能在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和食品安全要求的同时,不断探索营销的新方式,通过网上营销等手段,让消费者在家里也能轻松享受到苏州特色美食,不仅拓宽了销售范围,而且也凝聚起更强的市场人气。

  四是统筹白天与夜晚的关系,坚持白天经济与夜间经济时空联袂的辩证法。姑苏区有着江南最为密集的人口,有着世界上最有名的以园林为代表的旅游资源,苏州园林一直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等资源,吸引着大量外来观光旅游的人群。从商贸餐饮等服务业来说,白天经济与夜晚经济可以紧密联袂出演,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增长的有机整体。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苏州夜间经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快促进疫后消费回补升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苏州市出台了许多政策,推动了夜间经济的发展,姑苏区在发展夜间经济中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观前商业街成功获评“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这为统筹白天经济与夜间经济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者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专家咨询团专家,苏报智库专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古城区的街区改造,也应借鉴新加坡理念,结合原有历史地段或商业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工程,针对风貌保存较好的部分小街、水巷,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型专业街、特色街,展示苏州民间的市井生活风貌。

  ●可借鉴西安打造“大唐不夜城”的创意经济模式,丰富旅游者夜间文化生活,提升苏州的旅游购物;通过创意将隐性的文化资源显性化、生动化、产品化,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进行文商旅开发和营销。

  历史文化名城普遍存在着保护与开发、旧貌与新颜的矛盾,存在着保护古城与发展生产的矛盾,保护古城与民居改善的矛盾,保护古城与交通疏导的矛盾,发展旅游与发展工业的矛盾古城亟待得到长期而有效的保护,但如何保护?

  作为国内首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和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苏州要统筹协调,以“记得住乡愁”的顶层设计和一体化的视野,凸显代表着苏州独特的艺术成就和自然风情的特色,以“蘇城”为核心主题,突出“蘇”的水文化、慢生活、精致生活,“城”的古城、名城、水城特色,挖掘和开发具有苏州特色的历史文化、地方风味与独特景观,展现古城保护的“苏州样板”。

  苏州古城的发展更新,要让特色与时代相结合、资源与市场相结合,要用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通过文商旅融合发展,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又改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是借鉴新加坡“特征规划”经验培育古城区经济功能。“特征规划”就是使城市或某个地区具有鲜明特征和独特风格的规划。在特征规划的指引下,新加坡政府提出了若干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谨慎处理现有环境,积极保留更多历史建筑和地域,在正确认识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并合理评估其价值的基础上,促进历史街区的传统商贸活动。传统商贸活动是历史街区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新加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例如鼓励传统手工艺的商业店铺、传统特色小吃等商业门类的经营,对这些经营者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嘉奖,确保其在低利润经营的条件下仍能保持生活富裕。苏州古城区的街区改造,也应借鉴新加坡理念,结合原有历史地段或商业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工程,针对风貌保存较好的部分小街、水巷,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型专业街、特色街,展示苏州民间的市井生活风貌;鼓励传统手工艺的商业店铺、传统特色小吃等商业门类的经营,开展传统商业门类调查分析,帮助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商业经营决策,恢复、提升历史街区的活力。

  二是文商旅融合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开发。古城作为市民生活的空间、经济活动的载体,要注重其与生俱来的“市”的功能,优化其经济生活和产业结构,提升其现代化背景下的市场和贸易能力,使古城既有文化韵味又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在强化其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反哺古城保护。经济建设是古城保护和发展旅游的基础,而旅游业则是经济建设和古城保护的“媒介”和“特质”,是古城保护的催化剂和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不断壮大,从大旅游的角度谈名城的可持续发展,从古城商贸的特点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乃是合理开发利用的首选。姑苏古城素以经济繁荣、古迹众多、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商贸发达而闻名,这为文商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特有的资源和依托。可借鉴西安打造“大唐不夜城”的创意经济模式,丰富旅游者夜间文化生活,提升苏州的旅游购物;通过创意将隐性的文化资源显性化、生动化、产品化,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进行文商旅开发和营销;要优化店招店幌管理,使之成为展现江南商贸文化的独特风景线。

  三是解决交通痛点助推古城发展。交通拥挤是一个“城市病”,特别对于旅游城市而言更要重视疏导。姑苏区作为核心城区,就要加强科学规划,既要考虑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又要提升城市发展的舒适度和宜居度。因此,必须先从改善交通做起,在疏散古城太多人口的同时,要防止空心化、老龄化,吸引高品质人群的回归;在分散古城太多功能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旅游和商贸,用旅游吸引人流、繁荣三产、拉动经济,用高端休闲和商贸活动吸引高端消费群体,打造古城“小众市场”,让古城充满活力。

  ●将古城内的54个街坊作为各自的一个物业管理区域进行片区化的“大物管”治理模式,以点带面,打破小区物业管理碎片化状态,进一步解决无物业小区治理难的问题。

  ●“巷管家”的优势在于融合了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智慧手段与人工手段、线上交流与线下例会等多种力量与手段,实现了治理的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与集成化,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自今年苏州疫情发生以来,姑苏区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将防疫融入社会治理当中,在社会治理中筑牢防疫安全线,实现了防疫与治理效能的双提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姑苏区治理经验,为苏州市整体抗疫与社会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经验和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探索古城大物业管理模式。姑苏区无物业小区以及零星居住点是防疫和社会治理的难点和薄弱点。事实上,早在2019年姑苏区就开始探索无物业社区共享物业管理模式,如双塔街道打破辖区内各个小区物业管理的零碎化状态,将十全街周边9个“微小区”串联成一个“大社区”,实行“大物管”模式,实现了小区的物业资源整合与共享,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而在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姑苏区加快了老旧小区整治进程和力度,区住建委计划借鉴深圳将城市整体作为一个“大物业”(即“物业城市”)的经验,将“大社区物业”拓展为“古城物业”。将古城内的54个街坊作为各自的一个物业管理区域进行片区化的“大物管”治理模式,以点带面,打破小区物业管理碎片化状态,进一步解决无物业小区治理难的问题。

  二是集聚多元力量打造“巷管家”。姑苏区特殊的环境条件对创新治理手段提出了要求。疫情防控期间,金阊街道充分利用“巷管家”模式,将城市管理、派出所、、巡特警、安监、消防、市场监管、物业管理、环卫保洁、社区等10支传统职能型力量整合起来,围绕疫情防控的总要求,突出服务居民的实际需求,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街道实现信息共享、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形成一个高效智能的片区指挥管理系统。“巷管家”的优势在于融合了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智慧手段与人工手段、线上交流与线下例会等多种力量与手段,实现了治理的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与集成化,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三是激励关怀基层社区工作者。疫情防控重点在基层,基层广大社区工作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付出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因此,需在政策设计上给予社区工作者更好的待遇条件,激发该群体工作的积极性。近期,姑苏区出台《关于激励关爱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方案》,按照“提拔重用一批、享受待遇一批、褒扬奖励一批、关爱慰问一批”四个方面、十条暖心举措激励关爱社区工作者,选拔优秀社区任事业副科职干部,对全体参与疫情防控的社区工作者提高“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工资标准,对疫情期间生病住院或受到意外伤害的社区工作者给予关爱和慰问,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社区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四是可持续利用社区防疫设施。疫情防控涉及包括物质设施建设在内的大量投入,如何利用好这些设施、做到资源不浪费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姑苏区采取了“平战结合”的思路建设完成1000余处“姑苏驿站”采样亭,采样亭选址综合考虑便民服务、人群疏散、疫情防控调度等因素,平时发挥居民休憩、党建宣传、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功能,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则用于样本采集、物资供应等。很显然,可持续发挥这些“驿站”的功能,对于做好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具有关键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来为维护社区和谐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苏ICP备12032443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