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江南文化神采飞扬!

  • 2023-01-12
  • John Dowson

  这个金秋,系列文化盛会冉冉启幕,昆山百戏盛典的开场鼓音尚盘旋未落,今天晚上,第四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启幕,再次让苏州步入全国媒体的“追光灯”下。

  文论江南、雅韵江南、丝韵江南、精致江南、乐游江南,5大板块将令人目不暇接;全国的文化大咖、作家诗人又将齐聚苏州,共话江南;苏州本地院团创排的“苏州故事”,将与全国的名剧名团名作一起同台“共舞”,各展所长;“江南小剧场”、江南小书场的精彩纷呈也将再次成为全城焦点。而不久后,万众瞩目的央视秋晚也将在长江之畔精彩亮相,面向全球华人传递来自江南的祝语和团圆的欢情。

  文化根脉滋养着一个时代,吴地文明探源成为重中之重。苏州已完成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环境整治与展示馆提档升级;完成草鞋山遗址500平方米考古挖掘,并设立“行走在遗址间”主题展厅;制定木渎古城“1+5”保护利用方案,并开展遗迹调查;还举办“启幕江南”草鞋山遗址与环太湖地区史前文明展暨长三角古代文明论坛,不断追溯“何以江南”的源头。

  苏州大力推进“江南文化研究工程”。“近代江南农暇生活研究”“江南藏书文化概论”等18个课题立项确定,《江南文化概论》《江南文化探源》等重点图书编撰紧锣密鼓。《苏州运河史》《苏州运河十景》等图书完成首发,《苏州刻书史》将在今年年末出版,向全世界解密“宋体字”“苏版书”的密码。与此同时,苏州持续举办“苏州最江南”学术论坛、志说江南·苏州圆桌会议、“在新时代的现场”当代文艺评论苏州论坛、江南电影大会等活动,为江南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在厚积深发、文化赋能之同时,苏州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提炼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编纂出版了《新时代苏州精神》《苏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与高质量发展探索》等专著,特别是注重对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挖掘提炼,大力弘扬苏州“三宝”精神,全面展示江南多元文化特质,凝聚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明代苏州人计成著有《园冶》,先营后造,以文营园,曾被西方人顶礼膜拜,称为环境营造的“圣经”。当代苏州正是看到了“最江南”之地在历史长河中的终极角色,故而钩沉致远,负重前行,以文营城,找到了一座城市在当下时空当中的文化生态与无限意义。

  在知名作家刘传铭心中,苏州是一个伟大而又美丽的城市,从世界范围的城市史观照,大概只有长安和罗马能够和苏州一争高下。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南朝齐梁时的文人丘迟的几句话中,春、江、草、花、树、莺,尽显优美的江南之境。江南文化中的要义、江南文化的美感、江南文化的深度场景,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这需要苏州对自身的深度透视,以此构建“双向奔赴”的美好路径。

  新增及改造百个“口袋公园”,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配送... ...同时,苏州近年来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及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苏州段建设,长江(苏州段)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在苏州,江南文化与城市生活空间正在精准融合,江南文化与民众“口味”正在精准对接。一批新的建筑地标、文化地标,正给这座城市的居民以巨大的文化感受和精神回报。

  去年,全市数字及互联网文化行业单位营业收入达806.47亿元,占规上文化企业总营收的24.6%。大批文化创意、动漫电竞、沉浸式文化消费等新业态、新产业在“最江南”之地欣欣向荣,迅猛发展。

  今年的央视秋晚将在苏州张家港拉开帷幕。央视圆形舞台融合了江南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这样的设计灵感,来自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的《姑苏繁华图》。“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当年苏州繁华的市井烟火气,体会到古人过节时那种热闹的氛围,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文化的魂。”央视编导杨启舫激动地说。

  把寻常过成诗意,这正是苏州。诗意,可以是一座城市的集体价值观,也可以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展现。500年前,苏州昆山人梁辰鱼凭借一部荡气回肠的传奇《浣纱记》,让无数中华儿女徘徊咏唱。金秋一至,江南故事更如运河船队般鱼贯而出,粉墨登场。

  为了让更多市民走进剧场、走近展览、体验文化,前三届江南文化艺术旅游节已累计发放文旅消费补贴超亿元,发放优惠观影券超过50万张,送出20万张园林免费门票,累计10万人次走进剧场观看演出,50余场专业展览活动吸引超200万人次现场观看。今年,更是推出了更多优惠活动,且线上线下打通联动,让一场场精彩文化活动以滴水穿石之势,浅吟低唱,滋润人心,成就江南独有的文化价值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