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屈乡 如沐“春风”——湖北秭归春节特色民俗文化活动走笔

  • 2023-04-06
  • John Dowson

  这个春节,湖北秭归文化活动出圈。非遗暨民俗文化大巡游在各大网站“露脸”,纪念屈原诞辰2363周年暨秭归2023年迎春焰火晚会全网点击量超百万次。

  秭归作为屈原故里,近年来,锚定“一标三地”建设目标,打造了一批“看得见”的文化地标,推出了一批“推得开”的文化成果,打造了一批“叫得响”的文化品牌,38万秭归人民的生活因文艺滋养而丰富多彩。

  采莲灯、堂鼓、民间吹打乐……1月15日,由全县各乡镇20多支“六小”村落文艺社团、非遗传承人组成的近300人民俗文化巡游队伍引得沿途市民争相围观,拍手叫好。

  队伍一路龙腾狮跃,锣鼓喧天。途经长宁广场、屈原祠及南门广场等,开展龙狮拜大年,为秭归城区市民送上一场“行进式”文化大餐。

  自腊月起,县群众春节联欢晚会、送春联……一场场带着地气、冒着热气、聚着人气的文化惠民活动走近百姓身边;线上,“云上讲艺堂”推出声乐、舞蹈、戏曲、钢琴、美术、书法、草编等教学视频,让文化飘香滋润人心。

  “以前县里送戏到村里,现在我们村落自己举办文化活动,想看的节目村落有人编、有人演了。”向军是向西头村落堂鼓队一员,在文艺“轻骑兵”的指导下,他成为村落文艺社团骨干。

  秭归创新打造“六小”村落文化建设新模式,在为全县送戏的基础上,这些“蒲公英”深入各村落播种文化技术、根植文化种苗,扶持培育村落文艺社团101支、培养村落文化技术能手1645人,群众实现在家门口“点单”,过足“戏瘾”。

  “小巷虽小,但内容丰富。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乡特色文化,也寄托了浓浓的乡愁。”1月17日,3年来首次回乡过年的80后秭归市民刘健在屈原故里非遗小巷品尝传统春节美食,体验艾灸、草编、皮具打磨等制作方法。

  现场,10个春节传统美食摊位在非遗小巷一字排开,传承人现场展示着炸洋芋片、银片、馓子等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免费提供给群众品尝。

  在峡江皮雕馆,精美的皮具产品、皮雕手工艺品让人们第一眼就忍不住啧啧称赞。在展馆中间,85后朱富康正用一枚刀具在牛皮上轻拨慢捻,勾勒出栩栩如生的浮雕卷草纹。

  如何让非遗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秭归的做法是,推进“非遗项目进景区 ”工程,建非遗扶贫工坊,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搭建集展示、交流、销售于一体的平台。

  近年来,秭归非遗项目数量增多、特色增彩。“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入列人类非遗,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神乎其技,非遗小巷、非遗小院等新型业态蒸蒸日上,非遗将陪伴一代又一代秭归人成长。

  “正月初七拜屈公,屈公寿高两千三,子孙后代得平安。”1月28日正月初七,屈原祠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屈氏后裔共同追思缅怀先祖,举办隆重的屈原诞辰纪念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秭归本地企业界代表按民间习俗向屈原拜寿“送盒”。屈姑脐橙产品、百丽鞋业定制皮鞋、九畹溪丝绵茶、凤凰溪野菜、生态构叶猪肉等特色产品一一呈上,堆满鲜红夺目的礼盒,大放光彩。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正月初七’文化活动的特征。”秭归县文联党组马尚朝表示,推出“正月初七”文化品牌,将弘扬屈原精神、发展屈原文化进一步具体化、载体化,更好彰显秭归特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秭归高度重视品牌战略,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品牌。”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长江三峡、脐橙茶叶等为核心,秭归推出屈原文化旅游、山水生态观光旅游、农旅融合旅游和红色旅游等产品,开启了文旅由“点”向“面”的转变。

  品牌创建激活“一池春水”。仅今年春节期间,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日均游客人数近5000人。高峡平湖游船大受游客欢迎,日均收入达25万余元,而县内酒店更是连续出现满房状态。(周华山 邹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