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地域文化特质 突出民族文化传承

  • 2022-08-27
  • John Dowson

  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传承,通过个案剖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特质彰显探路,为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张目,给面上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城镇化是整体现代化的标志性指标,在三十多年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转化,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由1978年19.72%发展到2013年的53.73%。但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城镇化建设也不例外。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弘扬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重视的问题。

  地处江苏中部地区的如皋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为抓手,以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为重点,突出城镇化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传承,充分彰显具有地域特征的水文化、绿文化和寿文化,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仍需破解的问题、难题。

  以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2014年3月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标志,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迈入了由重“物的城镇化”向重“人的城镇化”变轨,突出“以人为本”城镇化的新阶段。调查中我们发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割裂的困境,由此产生的文化缝隙需要加以弥合。

  城镇化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方式,土地流转使土地集中,社会化大生产成为可能,随着集体和个人农场的出现及机械化的大量使用,农业资本雇佣劳动逐渐成为主要生产方式。调查显示,2013年,如皋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高标准农田比重达60%,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达8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生产方式的转变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小农生产的逐步衰落,劳动生产互助减少,邻里关系、宗族关系渐趋松散,社会化大生产使人员流动频繁,农业劳动力空心化趋势越发明显,青壮劳动力加速向城镇集聚,“三八六〇”成为农村主力军,以现代利益为链条的农村新型人文关系正在迅速形成。因此,如何弥合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缝隙,使传统农业文化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是新型城镇化必须解决的第一个课题。

  生产方式改变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城镇化使农民迅速向城市积聚,传统的自给自足生活被彻底颠覆,土地丧失使原有简单小型农具失去作用而被束之高阁或直接抛弃,集中搬迁居住使传统乡村农庄以惊人速度消亡,新型社区汇聚了众多农业转移人口,农民正经历着从乡村小农向现代城镇市民的快速转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桑梓田园生活正被忙碌喧嚣、变幻多姿的现代城市生活取代。2013年,如皋新开工房地产面积155万平方米,按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2013年如皋统计数据)计算,可入住32700多人;新开工建设安置房70万平方米,按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1.9平方米(2013年如皋统计数据)计算,可安置13400多人;以上两者相加,按户均人口3.13人(据《如皋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计算,可安置14700多户,约占2012年末如皋辖区总户数45.48万户的3.24%。可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农民的生活方式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如何弥合从乡村农民向城市市民转轨产生的文化缝隙,顺利实现生活方式的悄然变轨,是新型城镇化必须解决的第二个课题。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文化方式的创新发展。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传统的农耕文化逐渐淡化,许多区域特色文化在推土机的轰鸣中逐渐湮灭。由于乡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条件,新型城镇文化又尚未成型,人们挣扎于新旧文化交替更迭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光怪陆离的文化表象令文化底蕴相对浅薄的新市民精神迷惘,习惯了鸡犬相闻、近邻串门的面对面交流,对于近邻照面点头、网络远程交流无所适从。调查结果显示,71.9%的原为农民的新市民不适应遽然而来的城镇生活方式,普遍存在城镇归属感缺失、经济收入不稳定、自信心减弱、安全感缺乏、情绪易紧张等心理问题,无法完全融入到都市文化和休闲方式之中;而超过90%的农家子弟却表示,不愿意再回到配套条件严重滞后于城市的乡村去生活,对家乡、家庭、亲人的依恋、依赖感明显减弱。浏览相关的微信、微博、贴吧、论坛发现,对像抽陀螺、滚铁环、扎兔灯、佩香袋等如皋传统乡俗的追忆,已经成为青年人竞相传播的对象,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一种近乎猎奇的心态和方式得以传播,传统文化在年长的新市民中出现“文化断层”,在年轻的新市民中出现“文化断代”,形成了越来越深的“文化代沟”。因此,如何适应从传统封闭向开放融合的文化转化,真正实现从“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转型,是新型城镇化必须解决的第三个课题。

  自公元411年如皋设县至1978年改革开放,如皋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一直比较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借力江苏沿江开发实施如皋大开发以来,如皋的城镇化建设迈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1980年如皋的城镇居民为7.77万人,2013年末为65.58万人;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5.69%提升至2013年的52.2%;与此相适应,如皋的三产结构也由1978年的48.1:28:23.9,优化为2013年的8.68:52.26:39.06,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工业和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存乡土文化根基,保持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如皋市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蓝图,决定着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好的规划,应该是现代精神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在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中,如皋市秉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存、文化传承与现代城镇建设同步推进的理念,重点挖掘放大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质的文化符号,聚焦历史文化、花木盆景文化、长寿养生文化,着力放大以水文化、绿文化和寿文化为核心的地域特色文化,全力塑造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现代文化,用具有法规效能的规划来确保传统优秀文化的顺利传承。几经修编完善后的如皋城镇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中心城区、一个副中心城市、两个开发区、四个南通市中心镇及六个特色镇构成的“11246”城镇体系,缀以历史文化、园林盆景、人文水韵等独特文化符号,全面打造具有苏中文化特色魅力的城乡一体城镇集群。千年古城如城(县城)以外圆内方的内外城河为轴心,重现历史文化名城新姿,打造地域、经济和文化中心;新兴次中心城市长江镇,凭江而立,突出打造以现代船舶工业、旅游度假休闲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文明和休闲文化;国家级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如皋高新技术园区主要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和软件服务外包为主体的现代工业文明;白蒲、石庄等千年古镇实施保护性改造,弘扬富于苏中文化特质的新型古镇文化;生态优美有“唐僧搬经”美丽传说的搬经镇主打生态休闲观光圈,诞生红十四军的老区江安镇传承红色经典佳话,这些文化符号充分放大了乡镇地域文化独特优势,为如皋地域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载体。

  在具体推进工作中,如皋依托“江苏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这三张城市名片,着力放大“长江、长绿、长寿”的自然禀赋和人文特征,打造出富于地域特征显明的“古色、绿色、银色、红色”四色文化。以历史文化为载体,打造古色文化。如皋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境内名胜古迹颇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县城老城区,本着“尊重历史,修旧如旧,延续文化,保留特色”的原则,传承发展旅游古色文化。水绘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四面环水,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因明末清初江南才子冒辟疆与秦淮佳丽董小宛在此栖隐而闻名于世,予以完整保留并扩建,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老街东大街修缮如旧,保留了古老的城市一角旧颜;集贤里名人故居修葺重现状元之家风采;始建于隋朝的千年古刹定慧禅寺因山门北向被誉为中华寺庙一绝;外圆内方的二道护城河风光带桃红柳绿以古城、古河、古园、古刹、古居、名人为特色的古色文化在如皋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璀璨夺目。以花木盆景艺术为纽带,打造绿色文化。如皋盆栽始于宋代,兴于明清,“如派”盆景艺术,以“云头雨足美人腰”的别致造型,在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中独树一帜,传承数百年,中南海、钓鱼台、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场所都能见到“如派”盆景的绰约风姿。以此为发端,如皋将花木盆景特色发掘放大为绿色支柱产业,并使之规模化、产业化、外向化,建立了四个各具特色的花木交易市场,如皋花木大世界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盆景交易中心。绿色文化平添了如皋的城市品位,城乡花木随处是景,道路两旁枝繁叶茂,远近高低错落有致,四季鸟语花香宜人,以盆景、垂柳、鲜花、草皮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为如皋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光添彩。以长寿养生文化为依托,打造银色文化。尽管如皋被授予世界第六大长寿乡的时间不长,但143.22万人中百岁以上老人高达209位,数据确凿,长寿老人众多,遥遥领先中外。发掘长寿现象,打造长寿品牌,培育长寿文化,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如皋人精心挖掘并逐步培育而成的。从2001年开始,如皋先后整理形成了如皋长寿系列饮食产品,成立了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的长寿研究所,建成了中国长寿城景区,开放了长寿博物馆,开展了“中华长寿缘--如皋长寿文化巡礼”系列活动。如今,“如皋如歌,常来长寿”的美句已闻名遐迩,从政府至市民尊老、爱老、敬老蔚然成风,科学研究正在试图破译长寿密码,游客叩访老寿星探求长寿饮食与健身方式,长寿已经成为如皋优质地域文化品牌。以红色经典传承老区光荣传统,打造红色文化。如皋是老区,这块热土上流传着许多红色佳话:土地时期党和红军活动较早,1926年9月如皋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党支部、江浙区委如皋支部在如皋西乡鄂埭村诞生;1927年7月,江苏省最早的八个县委之一、如皋县委于如皋城南门福成庵成立;1928年5月1日通海如泰农民;1930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西乡贲家巷公开成立;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粟裕将军在绝对劣势情况下消灭自身两倍之敌、创造世界军事史上奇迹的苏中七战七捷之如南、丁林、如黄路三战就发生在如皋境内。传承历史,是对前人最好的纪念,对后人最好的激励。为此,如皋先后修缮了如皋烈士陵园、吴庄烈士陵园,修建了占地261亩的红十四军纪念公园和占地6.3亩的红十四军纪念馆,并充分整合海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资源,形成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系列,缅怀先烈,传承传统,用红色文化时刻激励如皋儿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现代产业支撑。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皋着力从文化资源中挖掘经济潜力,以文化思路带动产业经济,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进步,摸索出一条现代产业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传统文化现代产业链。主要有传统美食与长寿文化、园林艺术与生态文化、红色旅游与休闲文化、工业文明与田园文化几大系列,如皋以“游古城、谒古刹、访名园、赏盆景、品佳肴、拜寿星”为主体的“文化之旅”已成为华东地区的一条热线,传统文化随着城镇化升级显露出勃勃生机。如皋长寿养生的舌尖美食文化自成一体。城镇化催生了如皋长寿文化品牌,打造了舌尖美食文化系列产业链,巩固发展了“如皋”肉松、“银燕”香肠、白蒲“三香斋”茶干、“水明楼”黄酒、林梓“老万和”潮糕等传统文化品牌食品,开发了“绿沙王”西瓜、“千重浪”粳米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现代优质品牌产品。如皋食品先后有9个产品获国家农业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国内外10多个大中城市,长寿养生文化产业已成为如皋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如白蒲黄酒和茶干都曾获得过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白蒲黄酒享有 “南绍兴、北白蒲”之称,黄酒生产工艺传承千年,龙头企业白蒲黄酒厂带动周围上百家小黄酒厂,形成黄酒现代产业园,黄酒文化在现代产业中得到传承发展。如皋园林生态旅游和休闲文化产业靓丽迷人。花木盆景成为如皋的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近14万亩,栽培品种2000多个,具有年产8000多万株绿化苗木、300多万盆盆景的生产能力。清新雅致、斐声中外的“如派”盆景始终占据着园林艺术的国际高端市场,平均每年有近10万盆盆景销往日本西欧1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皋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大众普及、需求旺盛的中低端花木牢牢抓住城镇化生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居于全国前列,占地2000亩的花木大世界,是江苏省乃至华东最大的综合性花木交易市场。一个以花木盆景为龙头,以城市绿化为主打、以鲜插花为基地,以个体花农为补充的完整产业链已然十分成熟,这串绿色珍珠项链上串联着东方盆景园、苏通生态观光园、花木大世界、钱长草坪基地、江源植物造景园、百代兰花园、安定珍珠黄杨研究所、上海保来蝴蝶兰园、龙游河桂花研究所、长江药用植物园等颗颗明珠,园林产业与休闲文化浑然天成,交易、欣赏、体验、休闲的绿色生态旅游休闲文化吸引大量游客流连忘返。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文化是铸魂工程,文化传承离不开基础设施支撑和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襟江临海、得天独厚的沿江沿海开发开放文化,是如皋现代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通过强化基础设施的保障和制度化的保障,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养人,以文化提升市民的精气神,是如皋决策者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倾力思考并付诸实施的重要一招。大力推进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以构建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为目标,如皋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近10年来,如皋在主城区先后投入二十多亿元,兴建和修缮了红十四军主题公园、长寿园、水绘园景区、龙游河生态公园、如皋市文化广场、安定文化广场以及丝毯博物馆、师范博物馆、李昌钰博物馆等大中型文化设施,内容涵盖如皋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为文化有效传承和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新建的如皋市文化广场占地171亩,投资近5亿元,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城市展示馆等组合而成,设施先进,内容全面,服务便捷,成为展示如皋地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一个靓丽的窗口。倾力推进镇村文化基础建设。以完善农村“十里文化圈”为目标,完善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正能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传播。如皋先后投入三亿多元改造或兴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基础文化设施,目前,如皋全市共有镇文体中心、村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近400家,实行100%全年无休;从2012年开始,如皋市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扶持力度,为各镇文化站分别配送了1000余册图书、室外音响、10台台式电脑,为165个农家书屋配送了价值近50万元的图书;各镇村也进一步加大对阵地建设和运行的投入,积极为开展阵地活动创造良好条件,线小时“文化乐民”。制度化推进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人才普查,普查出文学类能人383个,艺术类能人658个,导演、音响、经营等辅助类人才85个,分门别类建立了如皋文化人才库;实施每镇每年4次大型活动、每村居每年6次文体活动的农村文化“46行动计划”,办好一年一度的镇农民文化艺术节和村“乐一天”农民文体节;通过提供信息、提供剧本、培训演员、组织义演、节目审查、加强稽查等手段,保证民间文艺团体有效传播“正能量”。如皋民营剧团共120支,居县市全国第一,1300多名登记注册的演员像一粒粒文化种子利用农家婚丧喜庆,把舞台搭在家前屋后,平均日演70场,一年两万多场演出,为农民端上一台台文化大餐,成为如皋享誉全国的文化名片。

  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根”和“魂”,强调文化传承,就是在给城镇生根,给市民铸魂。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城镇化是一个长久的课题,“人的城镇化”更是一个需要大力探索的课题。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如何避免一味“去土求洋”,千篇一律,如何避免“摊大饼”,造“鬼城”,如何以民族化为根本,以本土化为追求,以现代化为目标,把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的特色文化,通过新型城镇化主动地、有效地传承下去,让新市民由“进入城镇”到“融入城镇”,实现由“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质的飞跃,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文化传承既要融入世界,又要保持特色,没有特征的文化等于没有灵魂的躯壳。新型城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重要载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定不能放弃传统文化的底色。大到故宫、长城,小到如皋的水绘园、定慧寺,之所以成为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的瑰宝,是因为其中有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负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定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顺利地传承下去,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念上,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绝不意味着封闭排外,我们应该消化吸收世界多元文化的城镇化理念,在传承传统文化时注入外来文化的新鲜血液,形成既保留历史文化特色又带有现代人文色彩,以传统文化为底色、以现代文明为支撑的新时代城镇建设文化。风格上,城镇建设不要千城一面高楼大厦,可以参照欧式田园风格,可以营造中式小桥流水,亦可中西合壁的和谐混搭,或单独一城,或城中一景,宜居宜人的人文特色城镇最美。名称上,摒弃“山姆城”“欧伦堡”“荷兰小镇”一类“去土求洋”的西式名称,保留本土化、民族化的名称,像苏州的山塘街、成都的宽窄巷子、武汉的户部巷,之所以比罗马花园、东方曼哈顿、威尼斯风情更具文化韵味,就是因为因为地名是一个地方的标识,地方文化记忆往往附着在地名之上,地名关联着地方的历史与文化,说穿了,名称是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符号。

  建设以人为核心、“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具体到一个地方,就是要以本土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在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摒弃大一统式的建设“钢筋水泥森林”的做法,倡导多元化的发展思路,传承培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城镇顶层规划要有明确的地域文化主题,城镇建设要有醒目的本土文化符号,农民集中居住点要有浓郁的地域人文特征,新型社区要建立浓烈的本土人文氛围,建筑设施要具完备人文功能,城乡居民文化活动要有场所,新型城镇文化传承要后继有人。新型城镇化绝不能以瓦解民族文明、牺牲区域文化为代价。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造城”,不是要以城镇化推动当前GDP数字的扩大的“政绩工程”,更不是以牺牲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发展为代价的“灭村运动”,而是根本意义上的“造人”,是要实现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即实现人的现代化。而文化传承则承担了由传统向现代、由老城镇向新城镇、由老农民向新市民转变的纽带维系和传承延续作用。

  城镇化过程打破了地域文化的自我封闭,形成了开放交流的文化渠道,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政策红利,“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最终实现人与城镇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强调文化传承是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并不是固步自封,现代化是城镇化的主流和方向,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色,丢掉现代化的内核,一味强调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就会失去新型城镇化的时代内涵。因此,中华民族以外的现代文明成果理应成为也必须成为新型城镇化必须吸收和借鉴的重要内容,以欧美文明文化代表的现代城镇化经验和成果,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主要对象。吸收借鉴外来文明成果,绝不是照搬照抄,甚至去“山寨”西方的建筑与布局,城镇化应该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在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用现代理念和现代文化来建设城镇化大厦。(课题组成员:施国华、沈薇、高佳、陈建国、卢玉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