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俗专家讲述背后的街巷历史

  • 2022-08-27
  • John Dowson

  本报讯(记者王可)5月18日,本报报道了《游客执意给热心好婆寄礼物》一文,令“棋杆弄”这条苏州的背街小巷火了一把。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市民们热议——棋杆弄为什么是“棋杆”二字,而非“旗杆”?昨天,记者实地走访了棋杆弄,并采访多位本土民俗专家,讲述背后的街巷历史。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平江路附近的棋杆弄。信步走在这一线天的小巷中,粉墙黛瓦,老宅深巷,纵横交错,蜿蜒曲幽,如置身迷宫。虽然已经入夏,但弄中依然凉风习习。

  关于这条棋杆弄,长期从事吴文化研究的潘君明在《苏州街巷文化》一书中写道:据传,“旗杆弄”内原有沈万三故居,因门前放置“旗杆石”而得名。现作“棋杆弄”,误。观前街还有个“旗杆里”,原为田业银行旧址,因门前竖有旗杆而得名。现为新华书店过道。“棋”应为“旗”。潘君明认为,棋杆弄、棋杆里都是后人对“旗杆弄”“旗杆里”的误传。

  本土民俗专家柯继承也认为,旧时,苏州的大户人家,特别是家人有功名为官的,门前会竖面旗表示家道身份。因为竖过旗杆,所以得名。“棋”字应该是“旗”字的讹写。

  朝霞学习组组长曾北海长期致力于研究平江路历史,昨天,他特意查阅了1900年前后的《苏城全图》。图中显示,当时,这条棋杆弄名为“棋杆衖(巷)”。“可见那个时候,‘旗杆’二字已经变成‘棋杆’了。”曾北海说道。

  时光远去,那些里弄中曾发生的典故,早因物是人非而鲜为人知。午后的阳光下,青苔、人家、斑驳的墙面,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里弄不变的情怀。

  “地名不是空荡荡的概念。让人们有身份认同,是地名的功能之一。市民们关于地名、街巷名的议论,可以看作是一种情感归属。”平江街道综合处副处长周立平说道。

  5月18日 ,本报报道了《游客执意给热心好婆寄礼物》一文,令“棋杆弄”这条苏州的背街小巷火了一把。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市民们热议— —棋杆弄为什么是“棋杆”二字,而非“旗杆” ?昨天,记者实地走访了棋杆弄,并采访多位本土民俗专家,讲述背后的街巷历史。关于这条棋杆弄,长期从事吴文化研究的潘君明在《苏州街巷文化》一书中写道:据传, “旗杆弄”内原有沈万三故居,因门前放置“旗杆石”而得名。观前街还有个“旗杆里” ,原为田业银行旧址,因门前竖有旗杆而得名。潘君明认为,棋杆弄、棋杆里都是后人对“旗杆弄” “旗杆里”的误传。市民们关于地名、街巷名的议论,可以看作是一种情感归属。”平江街道综合处副处长周立平说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